往西北部長征露營無數次之後,住在桃園的文杰和婷婷、小路、阿莫3家人,突然間想開了......亦或者是想不開,暫且不研究。
就這樣排了一趟花東之旅,一票人邊走邊玩的,晃到了大家約定的預定地「台東浪花蟹露營區」。
台東浪花蟹對我們來說,簡直就像走自家廚房一樣,來這兒露營的次數多到連我有作記錄的人也記不清楚了。
這次總共有8個家庭參與,打從露營來最多人數的其一,除了桃園來的3帳,還有台北來的「喇叭和小婷」一家人,他們都已經在台東玩了兩天,也是特意來會合的。再加上新朋友「大頭和草莓」,B區幾乎都快被我們包場了。
我們的營地在B區草皮區的面海第一排,只搭內帳和天幕的組合,是夏天最消暑的搭法,雖然是這樣說,還是七早八早就被熱醒。東邊的太陽從海面上斜射進帳篷,大叔已經刻意壓低東面的天幕了,效果還是不彰,除非拉垂直面整個擋住才行。
第二天早上全浪蟹花露營區陸陸續續跑到一個人影都沒看見,整個營地安安靜靜的只剩我們兩個人。
海面上波瀾不驚,周遭只有風吹過樹梢的沙沙聲,伴著微微的蟲鳴鳥叫,若不是偶而有車輛經過的呼嘯聲提醒,倒有種遺世獨立、時空停滯的錯覺。
移了桌椅到旁邊的林蔭下方,窩在椅子上,喝著冰涼涼飲料、看著小說,累了就眺望遠處的風景,心喜這般的歲月靜好。
當然大叔依舊是躺在他的躺椅上又是昏睡了一天。
不過他還記得要隨著太陽方位挪動椅子,不然又會像之前那樣不知不覺睡到曬傷。
因為環境太優太舒適,回去後又立馬加買了一張躺椅,這樣就不用搶來搶去了。(呿.........都嘛是我讓大叔,哪裏用搶的。)
早餐用蒸的,極度方便,現在大叔露營都以簡單料理為主。
荷葉糯米雞(普普)、流沙包(好好吃)
這次晟哥要大展身手,誓要捉到浪花蟹,準備了周全的工具。
先把烏賊牢牢的綁在細鐵桿上頭,烏賊看起來很好吃,拿去捉浪花蟹有點可惜耶~
這是晟哥的綁法,大頭的綁法是直接把烏賊塞進小網再綁在鐵桿上。
然後再插在沙灘上,海浪打得到的範圍,可能就是這樣才有「浪花蟹」的稱號。
每隔一段距離就插上一根。
放置一段時間再去驗收成果,開始大家都很興奮,一堆人圍著,大頭說會嚇跑蟹蟹,後來大夥只敢遠觀,看大頭表演。
捉蟹三部曲
浪來了~我捉~嘿嘿,沒有......
不是這麼容易的,後來也只有補到幾隻。
台東的海邊就是不一樣,雖然沒有墾丁的白色沙灘優雅,縱使是灰樸樸的,也自成一格的美麗。
但是不管多美的景色,只要人一多就會阿雜,所以東部的海才這麼的迷人。
大頭在指導小孩釣魚,至於文杰在幹嘛就不知。
是不是這麼說~對著小屁孩要手插腰,氣勢比較強就對了。
又出現彩虹了,今年遇見彩虹的次數還滿多的。
晚餐準備了炒米粉,阿母的拿手菜之一。
我眼色很好,拿著碗筷在旁邊stand by,搶好離手,沒多久就見底了。
每次露營都吃的太豐富,平日都要努力控制飲食,不然體重很容易就超標。
夜間寄居蟹、小螃蟹在沙灘到處跑,小朋友隨便捉就一大桶,觀賞完又放回去了。
時時提醒自己儘量做到不打擾、不破壞它們的棲息地為原則,要學習尊重生命,和大自然和平共存。
浪花蟹的設施介紹請看其他篇:
[露營]#40_台東浪花蟹露營區